10月28日,“点亮心灯”心理健康公益服务启动暨“陕西省社会心理服务”研讨会在西安市雁塔区大唐幸福馆隆重举行。陕西省人力资源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西安心理学会、西安文理学院、西安翻译学院以及雁塔区各相关部门、街道、社区代表等共计百余人共同出席,见证集政府、高校、企业与社会力量于一体的心理服务新平台正式启航。西部新闻网联合多家媒体重磅聚焦本次活动。


会议开始,由雁塔区小寨商圈发展中心主任王辉致辞,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宣传教育部贺海燕主任在线做主旨发言,主办单位陕西省人力资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林致辞。

实地考察显实力,幸福馆成服务“样板间”
活动伊始,与会嘉宾率先走进大唐幸福馆,实地考察这一雁塔区社会心理服务的“实体枢纽”。馆内设置五馆四区三平台。五馆为不可思议减压馆、咖啡故事情绪馆、人文社交艺术馆、沉浸体验科普馆、咨询干预疗愈馆;四区为自得其乐文化疗愈区、助人为乐沉浸体验区、苦中作乐智慧服务区、知足常乐专业赋能区;三平台为心理健康人才培养平台、前沿科技产品研发平台、特色社会心理服务平台。这一创新体系让嘉宾直观感受“心安雁塔”的服务温度和特色。作为雁塔区小寨商圈招商引资重点成果,大唐幸福馆不仅是“12345”战略框架中的“1个中心”(区域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更是展示区域心理服务创新实践的“样板间”。

授牌聘贤强支撑,构建专业服务生态
启动仪式上,多项重磅环节为雁塔心理服务体系“筑基赋能”。授牌环节中,陕西省人力资源发展研究中心授予明朗心理大唐幸福馆“心理健康人才培养基地”,西安文理学院、西安翻译学院分别授予“实习基地”“儿童认知科学与教育促进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分室”“大学生心理成长实践基地”,政企校协同育人的“人才链条”正式搭建。专家聘请环节更添专业底气,文明(西迁精神传承人、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后)、张雨青(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教授)、张鹤(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教育研究所所长)、戴尊孝 ( 西安(陕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原副院长、西安心理学会理事长)等17位国内顶尖专家受聘为陕西省社会心理服务研究院智库成员,为区域心理服务提供“最强大脑”支持。

主题报告明方向,本土实践绘蓝图
主题报告环节,三场深度分享为与会者带来思想盛宴。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分享,为行业发展锚定宏观方向;陕西省社会心理服务研究院院长、明朗心理大唐幸福馆创始人吕亚妮以“心安雁塔 幸福常伴”为主题,详解“12345”战略框架——以大唐幸福馆为枢纽,通过“政府+市场”双轮驱动,构建区-街-社三级网络,打造预防-预警-干预-康复四防体系,推进校园、社区、职场、家庭、特殊群体五大工程,让本土实践路径清晰可见;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教授张雨青则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分享危机干预的科学方案,为守护“明天的希望”提供专业指引。

论坛研讨聚共识,协同发力破难题
在“明方向、抓机遇、聚焦点、找路径”为主题的专家论坛上,张雨青、文明等专家围绕“家校社医协同干预青少年心理危机”“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基础教育核心”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大唐幸福馆联合创始人权炜提出,需以“政府政策引领+市场化运营”破解资源碎片化难题,这一观点与“2轮驱动”战略高度契合,为后续服务落地提供关键思路。

此次“点亮心灯”公益服务启动,是雁塔区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落实“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的重要实践。未来,大唐幸福馆将以“全域覆盖、预防为先”为核心,持续推进“幸福社区驿站”建设、“校园心理伙伴”驻校服务、“心安雁塔”数字平台搭建,助力雁塔区早日建成“全国社会心理服务示范区”,让“心安雁塔,幸福常伴”照进千家万户。(张栢溪 撰稿:吕亚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