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本网聚焦 > 正文

时代人物周刊 | 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关中大儒 形散神聚 文坛活字典

www.xibuxinwen.com.cn(2025-05-16)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肖云儒,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教授。祖籍四川省广安县,1940年11月生于江西省赣州于都县。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历任陕西日报社文艺部记者,中国文联委员,陕西省文联专职副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突出贡献专家,陕西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德艺双馨艺术家,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多所大学的教授和研究生导师,现为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曾任中国西部文艺研究会会长,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政协委员。先后获得中国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三次、广电部星光奖两次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成果奖等7项国家奖和陕西文艺大奖艺术成就奖等12项省部级奖。

2016年,获得首位“丝路文化大使”称号。1961年1月,《人民日报》开辟了《笔谈散文》专栏,就散文的特点、散文的作用、散文的题材等问题开展了大讨论。这期间,肖云儒写了一篇题为《形散神不散》的短文,其观点引起了长达数十年的争论,被写进我国大中小学教材,影响中国文坛几十年。那一年他才20岁,尚在中国人民天学读大三。

50年来,肖云儒公开发表各类作品600余万字,在全国性及海内外报刊发表论文260余篇,出版发行个人专著和评论集散文集32部。除先后评论400多位作家艺术家的作品外,主要研究成果关于中国西部文化和西部文艺的系列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被公认为该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之一,译介到英、美、目、澳等多国,海内外广有影响。

关于散文写作“形散神不散”的观点,收进10几种大、中学文科教材和当代文学史,并列为1982年全国高考试题,被学术界称为60年代关于散文写作的代表性观点。

《云儒赋》

巍巍秦岭,汤汤渭川。有凤来仪,栖于长安。纳风云成翰墨,俯仰天地作诗篇。昔者赣水少年,负笈京华之岁;今朝关中大儒,执铎文坛之巅。观其立言,若太华云海,形散而神聚;察其行道,如终南雪松,根深则叶繁。初展骥于报业,笔走龙蛇;继腾骧于艺苑,论惊鹩鸾。甘岁雄文,定鼎散论之纲目;半世巨著,拓开西学之津关。七校传经,绛帐常盈春色;三秦问道,素宣时涌墨澜。五奖加身,岂止文章妙手?百城负弩,堪称文化昆仑。

至若西行四万,丝路再续张赛。驼铃摇醒沙碛,轮痕丈量天山。八荒星斗,尽收方寸之砚;九域烟霞,俱化指间一笺。所谓德者,在育桃李不言;所谓艺者,在使薪永传。今参省政,犹怀赤子之心;虽登耄耋,仍葆青云之志。文脉承周鼎,儒风继汉唐。形神说已著,西部论弥彰。墨泼黄河水,诗题白帝霜。何时重把卷?再拜先生堂。

编辑:西部新闻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